劉育銓 物理治療師
臉是一個人的門面,我們透過臉部產生表情符號,與別人溝通及互動 、擠眉弄眼完成情緒反應,讓別人意會我們的下一步。在我們的臉部五官下藏有操控它們的開關,看似小小條的肌肉,卻擔任微調臉部細微動作的重要角色,縱使一點點不同的嘴角上揚,也分別代表著不同想傳達的意思。在忙碌的社會工作下,我們漸漸收起笑容,活動量減少的臉頰,也降低這些顏面肌肉的靈活度,甚至出現不該有個抬頭紋和魚尾紋,就讓我們一起來做些臉部健康操,恢復你那迷人的笑容。
一.咬緊牙關–
動作目的是要穩定顳顎關節,用力將上下排牙齒對合咬齊,將雙手放在臉頰的兩側,用力時會有咀嚼肌浮出,雙手可以感覺是否兩邊鼓起的肌肉量是否相同,如果你平常都習慣用某一側咬東西,觸摸時就會發現兩頰的肌肉是不同大小的,運動中應盡量保持兩邊的用力的相等,藉此增加顳顎關節的協調性。動作時間:10秒/一回合,連續執行十次。適用症:顳顎關節症候群、顏面神經麻痺、習慣性落下巴或有相關病史…等。<圖片翻攝自網路>
二.嘟嘴吹氣 –
動作目的是要練習呼氣的動作,動作前要先配合縮下巴的動作,誘發頸部深層屈肌的出力,深吸氣後,以圓唇的方式慢慢將氣吐盡,顏面的肌肉筋膜往上與頭皮相接,往下則與頸部深屈肌相連,透過練習嘟嘴吹氣的動作,使顏面肌肉於低強度的狀況下練習收縮,增強肌肉耐力。動作時間:越長越好/一回合,連續執行十次。適用症:顳顎關節症候群、顏面神經麻痺、習慣性落下巴或有相關病史、容易緊繃或有肩頸痠痛的病史…等。<圖片翻攝自網路>
三.笑–
動作目的是要活動兩頰的表情肌,笑有分很多種(微笑、大笑、露齒笑),不同程度的笑會運用到臉頰上不同深淺的肌肉,根據研究,笑可以刺激大腦分泌出讓人快樂的激素―腦內啡,使人的身體更進一步放鬆;動作時,可以透過鏡子檢視是否嘴角兩邊上揚相同的角度,代表兩頰肌筋膜的鬆緊度是相同,若有輕微歪斜,可以自行按摩放鬆,再開始進行笑的運動。動作時間:10秒/一回合,連續執行十次。適用症:顳顎關節症候群、顏面神經麻痺、習慣性落下巴或有相關病史、容易緊繃或有肩頸痠痛的病史…等。<圖片翻攝自網路>
四.張眼環繞看–
動作目的是要活動提上眼瞼肌,正常的情況來說,當打開眼睛時,是由提上眼瞼肌主導動作的發生,但過度使用電子產品或長期姿勢不良,使上頸部枕骨肌肉短縮,連帶使頭皮也處於緊繃,如此一來在開眼的過程,額肌將成為強勢的主導肌,久而久之就會出現明顯的抬頭紋;動作時,可以透過鏡子幫忙,看是否有抬頭紋的出現,甚至用一手壓在額頭,避免額肌過度出力,另一隻手則在眉毛下輕敲,即可誘發更多提上眼瞼肌出力,接著轉動眼珠往各個方向看,可以訓練控制眼球的小肌肉群;除了雙眼同時章開外,也可以嘗試單一邊眼的動作。動作時間:10秒/一回合,連續執行十次。適用症:顏面神經麻痺、顏面開過刀的患者、容易緊繃或有偏頭痛的病史…等。<圖片翻攝自網路>
除了上述臉部的運動,也可以進行表情的轉換運動,使顏面的小肌肉獲得不同方向的張力,慢慢的兩頰就會放鬆,除了有助於恢復上半身的肌筋膜柔軟度,你也就不會變成撲克臉的外星人囉!
顳顎關節評估需要提前預約,有更多問題請加LINE ID: @xdj4596c