劉育銓 物理治療師
顳顎關節障礙的盛行率不低,可以說是一種症後群,其中病人的狀況也差異非常大,有些人只是有大小臉,講話不對稱;但有人卻有張口不能或是咀嚼肌無力的問題。
有感於顳顎關節障礙的資訊搜尋內容雜亂,希望可以綜合各家資訊提供給大家,以下文章將內含有顳顎關節障礙分析及相關處理,讓大家可以更了解相關的資訊;在文章的一開始要提醒大家,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,大家有相關的問題,應盡早求醫,網路上的資訊僅止於資訊的傳遞和衛教,並非適宜每一個人使用。
劉育銓物理治療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劉育銓物理治療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個案陳小姐主訴,在三年前嘴巴打開太大後脫臼,復位後的一年,臉頰有疼痛的問題,常常在不知道發生什麼事的狀況下,就會在顴骨的位置突然有抽刺痛,非常困擾生活;慢慢地隨著時間,似乎好很多,有時候臉頰比較緊的時候,會有打不開的問題,但最困擾他的問題還是常常在不知覺得狀況下,顴骨還是會抽刺痛,並且還是會跟之前一樣,只要一痛起來,就會沒辦法停止下來
劉育銓物理治療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![[顳顎] 咬肌的失能模式 [顳顎] 咬肌的失能模式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pic.pimg.tw/dream0718/1701013034-2039308849-g.png&width=298&height=291)
咬肌是顳顎關節治療上,非常重要的肌肉,臉上很多的功能,到全身性的機能都會跟這條肌肉脫不了關係,因而了解咬肌的肌力降低後,常見的代償模式,這樣可以更方便篩選到有咬肌失能的長者或個案
劉育銓物理治療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是在評估顳顎關節嗎? 是在訓練顳顎關節穩定嗎? 還是在訓練顳顎關節做動作? 還是在訓練眼球動作? 還是在訓練舌頭動作? 還是在訓練表情動作? 還在在治療頸部疼痛? 還是在治療胃食道逆流?
劉育銓物理治療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這是她來找我時,說的一句話
讓我想起最近灌籃高手三井壽的Slogan:教練,我想打籃球。三井壽加入湘北高中後,遇上了膝傷而無法打球,最後回到最心愛的籃球懷抱,說出了這個經典台詞

劉育銓物理治療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劉育銓物理治療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「口腔敏感」是臨床上很長到的個案,經常造成治療師、醫師治療時的障礙,也常造成照顧者的困擾
劉育銓物理治療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最近遇到很多低頭族來治療肩頸痠痛,仔細地問一問後,幾乎每一個人都會在盯螢幕太久後,自覺有眼睛痠脹痛的狀況
劉育銓物理治療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劉育銓物理治療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西醫的肌肉激痛點,中醫的穴道,經常拿來在軟組織的處理上做比較,而針對顳顎關節肌筋膜疼痛的治療,到底哪一個比較有效呢?

來源自: https://bit.ly/3H8D36d
劉育銓物理治療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[前言] 「咬肌」我把它稱為顳顎關節的The Answer,一起來認識這條肌肉
[名字]咬肌 Masseter
劉育銓物理治療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【劉育銓物理治療師-新書 改顎歸正 】
--
本書介紹:
劉育銓物理治療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激痛點,又名肌痛點或扳機點
劍橋詞典找Trigger,名詞解釋:扳機,動詞解釋:引發、觸發(壞事)。Trigger-point照字面的意思,就是這個點是一個開關,按壓下去會有壞事發生
劉育銓物理治療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關節鬆動術是手法治療最基本的技能之一,在治療師的養成過程中,操作治療學及骨科治療學都會提到它
關節鬆動術有三大流派:Maitland 關節鬆動術、Kaltenborn 關節鬆動術、Mulligan 動態關節鬆動術。流派的不同主要是施作的手法和評估的方式有異,恰巧可以使用在不同類別的個案上
劉育銓物理治療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個案是一位年輕的姑娘
在今年二月時,顳顎關節發炎,嘴巴打不開,因為會痛所以開始不敢吃和咬東西,接受治療後,慢慢嘴巴似乎有越大越開,但是吃東西還是依然痠軟無力。
劉育銓物理治療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並加入我個人的經驗和想法
劉育銓物理治療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[名字] 頸闊肌 platysma

劉育銓物理治療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如果以3D的角度分析,顳顎關節一共可以做出10個動作
到底哪幾個動作,比較重要呢?
劉育銓物理治療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
物理治療師 劉育銓

大家如果有機會在用餐時,稍微注意一下你旁人,會發現「以口就碗」是一個常看到的吃飯方法,舉凡精細動作不好的小朋友、手抓握力量不足的老人,甚至那些很慵懶吃飯的年輕人,到底以口就飯到底是不是一個壞習慣,從物理治療師的觀點,分析給大家看。
劉育銓物理治療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